英语资讯
News

2011年考研英语全真冲刺模拟题:朱泰祺系列(3)

Source: 恒星英语学习网  Onion  2011-01-02  我要投稿   论坛   Favorite  

Section Ⅱ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21. [答案] [D] massive biodestruction.

[注释] 词汇释义题。本题问:“ecocide”的含义是什么?本题测试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后面写到:荷兰卡尔卡那样的核工厂每年生产约200磅钚,只要一磅钚释放到大气层就可能使90亿人患肺癌。可见,戈夫曼博士在反核技术的观点中谈到的是“巨大的生物毁灭”。此外,从构词上看,eco 意为“生态”,cide作为后缀,意为“杀灭”。所以,ecocide意为“生态生物灭绝”。故应选[D]。

22. [答案] [B] exemplify one of the possible causes of lung cancer.

[注释] 逻辑结构题。本题问:根据课文,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到钚是为了什么?解这类题的思路是从宏观看微观、从主题看细节。本文的主题是讲“先进技术与癌症的因果关系”。第1段中作者讲到“只要一磅钚释放到大气层就可能使90亿人患肺癌”。可见,作者提到钚是要举出造成癌症原因的一个例子。故应选[B]。[A]“估计欧洲核材料的数量”,与全文主题和段落逻辑结构相悖。[C]“强调预防癌症所需要的措施”,段落中没有讲到措施。[D]“表明工业废料的毁灭性能”,钚是核物质,并非一般工业废料。故[A],[C],[D]均不能入选。

23. [答案] [A] factual.

[注释] 语气判断题。本题问: 第2段的文体是什么?通读第2段,可以看出,作者举出许多实例来说明石棉是致癌物质之一。作者只是陈述事实,没有与人争论,也没有感情激动和讥讽。故排除argumentative(议论的),emotional(感情激动的),sarcastic (讥讽的)。

24. [答案] [C] research was not pursued to a solution.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根据第3段,为什么有些工人死于有害污染物?第3段倒数第2句写道:“至少17名工人死于氯乙烯,原因是25年来研究工作没有一追到底。”10余年来,工人接触到的氯乙烯浓度是道尔化学公司硬性规定的“安全极限”的10倍。故[C]“研究没有进行到问题解决”与原文相符。

25. [答案] [B] tough legislation is needed to set lower limits of worker exposure to harmful chemicals.

[注释] 推理判断题。从本文可以推理,作者同意下面哪一看法?[A]“全国采用反污染装置才能最后防止癌症”过于偏激,实际上做不到。[C]“更多研究癌症的原因才能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只是研究致癌原因,而不采取措施,于事无补。[D]“必须使工业化减速以防止致癌物的扩散”属极端做法。[B]“建立更严厉的法律来限制工人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可从文中推断出,因为第3段后半段写道:“由于医学科学家和管理当局重视不够,许多工人在高浓度氯乙烯的环境中工作,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而现行的各种限制标准比道尔公司规定的“安全极限”都高。所以,可以推理,作者认为,需要更严格的法规来降低工人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故应选[B]。

注意:the official maximum permissible body burden公认的体内最大承受量。biodegradable不能起生物递降分解作用的。

26. [答案] [A] identify the issues that will not be addressed in the text.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作者在第1段中提出克隆方面的道德考虑问题其目的何在?第1段第1句写道:“克隆的话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在政治上和伦理上有争议的问题。”接着作者说:“虽然这些问题的道德观和哲学观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解释说明,但是对克隆技术的应用还是可以进行客观研究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本文中并不打算来论述克隆问题的道德观和哲学观,而是想客观地来研究克隆技术的应用问题。因此,[A]“来确认本文中不想陈述的问题”是作者提出该问题的目的。

27. [答案] [C] show that artificial birth techniques other than cloning have succeeded.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作者把注意力转到圣地亚哥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幼仔“华妹”其目的何在?第2段最后一句写道:“就大熊猫而论,某些人工繁衍后代的技术已经施行,或许这就为下一步克隆大熊猫铺平了道路。”这句话说明,现在已经研究出一些人工繁衍后代的技术,这些技术虽不是克隆技术,但为下一步实施克隆技术铺平了道路。接着在第3段中作者以大熊猫幼仔“华妹”为例来说明,除克隆外,一些人工繁衍后代的技术(如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可见, [C]“表明,除了克隆以外其他一些人工繁殖技术已经取得成功” 是正确选项。

注意:上述两题属于“深入应用题”,解这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中相关细节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去发掘深层次的内涵。这类题难度较大。希望考生深入研究命题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应试对策。

28. [答案] [D] inform the reader of how cloning w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anda population.

[注释] 总结归纳题。本题问:第4段写来是为了什么?第4段第1句写道:“通过使用克隆技术来增加大熊猫的种群,这一计划涉及使用与大熊猫相关的物种——美国黑熊。”接着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一克隆的全过程。可见,本段内容写来是向读者介绍如何在大熊猫种群中进行克隆工作。故答案非[D]莫属。

29. [答案] [B] display both sides arguments on another contentious issue in cloning.

[注释] 总结归纳题。本题问:第5段写来是为了什么?第5段第1句陈述了在研究资金问题上克隆技术反对者的论据,而第2句则介绍了在经济能力问题上克隆技术支持者的论点。可见,选项[B]“摆出了在克隆方面另一个争论的问题上双方的论据”总结归纳了第5段的写作目的。

30. [答案] [B] an endangered species with many living related species.

[注释] 推理判断题。本题问:从本文所给信息中可以推理,下面哪一项会成为克隆的最佳候选者?[A]项无概括性,不能选用。至于[C]项,文中只讲到过去曾经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来繁殖大熊猫,但这不能推理说,过去成功采用人工技术繁殖的物种是克隆的最佳候选者。至于[D]“那些只能靠克隆来作为惟一可行的繁殖方法的物种”,文章中没有相关的细节可作为此推理的依据,故不能入选。文章中说到大熊猫是濒临灭绝的动物,而且又有与它相关的物种(如美国黑熊)可以作为克隆媒体。可见,克隆的最佳候选者应具备以上两条,故[B]为正确选项。

31. [答案] [C] There arent many people who are even fairly good.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关于讲外语,作者实际上说了什么?第1段第1句后半句写道:“...but few people are even moderately proficient at pronouncing foreign languages”。此句与[C]的表述相符。

32. [答案] [C] a consequence of not grasping the problem correctly.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作者争辩说,用错误的方法处理发音问题会产生什么后果?第1段第4句写道:“但是我认为,人们通常不能把外语说得更好的基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学说外语的真实本质,因而从未着手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本句与[C]的表述相符。

33. [答案] [D]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in the classroom.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据说教师往往容易忘记的是什么?参阅第1段第6句中提供的信息:...tend to neglect, in their practical teaching, the branch of study concerned with speaking the language. 此句与[D]的表述相符。

34. [答案] [C] his teachers approach to pronunciation.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学生重视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取决于什么?最后一段第1句写道:“语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在每一个发音细节中及流利的说话中的课堂表演、他示范口语的能力,这样就给学生潜在的模仿能力提供了最充分的发展范围和最有力的鼓励。”可见,学生重视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取决于他的教师对发音的态度。故应选[C]。

35. [答案] [B] provide alternative samples of native speech.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根据本文,对某位把自己的语言教给外国人的老师来说,视听辅助设施能起到什么作用?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写道:“为了补充教师自己的工作,不管这样做可能在多大程度上令人满意,现代的教师可以方便地使用录音、收音机、电视和录像以便提供说外语的真实声音;或者如果教师正好是说这种语言的人或讲外语讲得像说本族语一样,那么就可以用来变换讲授语言材料的方法。”由此可见,视听辅助设施能“提供听说外国语言的替换形式”。故[B]符合上面的表述。

注意:at ones disposal 供某人任意使用,可自行支配。例如:Students have a wellstocked library at their disposal. (有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供学生们任意使用。)

36. [答案] [A] a conventional model is dismissed and an alternative introduced.

[注释] 逻辑结构题。本题问:本文第1段的逻辑构思是什么?本段由两个长句构成。第1句中的关键词是“do not follow”,而第2句中的关键词是“Rather”。由此可见,第1句是排除了一个常规模式,而第2句是介绍了另一种模式。选项[A]正好概括了本段的逻辑构思。

注意:这类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37. [答案] [C] have misunderstood how managers use intuition in making business decisions.

[注释] 推理判断题。本题问:有关第2段中提到的“研究管理的作家”本文暗示了什么?第2段写道:“一代又一代研究管理问题的作家已经认识到,有些执行经理主要依靠直觉。然而,总的来说,这些作家对直觉的内涵知之甚少。有些作家视直觉为理性之反面;而另一些作家把直觉当做反复无常的借口。”由此推理,本文暗示,研究管理的作家们未能正确理解直觉的内涵而对直觉做出错误的判断。可见,[C]符合上述分析。[D]“他们没有承认直觉在经理工作中的作用”有较强的干扰性。从第2段中我们看到只说到这些作家对直觉的理解有误,并未说没有承认直觉的作用(have not acknowledged the role of intuition)。故[D]不能入选。

38. [答案] [C] to initiate clear goals and in the end attain them.

[注释] 细节理解题。本题问:根据本文,高级经理除了在哪一方面外都使用直觉?本题属细节辨认题,考生应参照文章逐一核对。第3段倒数第2句写道:“最后,经理们能够使用直觉绕过深度分析并迅速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选项[A]“加速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与以上表述相符。第3段第3句写道:“首先,他们凭直觉判断什么时候存在问题。”选项[B]“确定问题或汇集不同事实”与以上表述相符。第3段第7句写道:“第四,有些经理使用直觉来检验更为理性的分析结果。”选项[D]“评价一个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办法”与上面的表述相符。由此可见,[C]“提出明确目标并最终实现目标”并不是高级经理使用直觉所为,故应排除。

39. [答案] [C] action and analysis in managerial practice invariably occur simultaneously.

[注释] 推理判断题。本题问:在提到经理工作中的思考/行动循环(第4段中)时,作者很可能怎么认为?从本文第4段和第5段我们可以看出,思考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在思考中形成行动,在行动中思考决策。本文最后一句更明确指出,思考/行动循环的一条含义是行动经常是对问题定义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执行决策的一部分。可见,[C]为正确答案。

40. [答案] [B] Manager X takes action in order to arrive at the solution to a problem; Manager Y does not.

[注释] 推理判断题。本题问:从本文可以推理,下面哪一点最有可能是使用直觉做出决定的X经理与只使用正式的决策分析的Y经理之间在行为表现方面的一条重要区别?最后一段第1句中写道:“……高级经理经常提出一种行动方针来进一步了解某个问题。然后他们使用行动结果对问题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这一表述符合选项[C]“X经理采取行动是为了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写道:“思考/行动循环的一条含义是行动经常是对问题定义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执行决策的一部分。”由此看来,Y经理在这点上与X经理完全不一样。因此,正确答案应是[B]。

小结

1) 按大纲规定阅读部分4篇文章总字数为1600左右。本卷阅读试题总字数为1769,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2) 从本卷4篇文章的题材来看,第1篇是讲先进技术与癌症的因果关系,第2篇是讲利用克隆技术繁殖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第3篇是语言学习,第4篇是经济管理。可见,其题材与近年考题的题材相符。

3) 从本卷4篇文章的题目类型来看,有细节理解题、细节辨认题、总结归纳题、词语释义题、推理判断题、逻辑结构题和全文主旨题。与2010年试题类型完全一致。本部分试题一般来说前两篇文章稍易、题目难;后两篇文章稍难、题目不难。

4) “阅读理解”解题时间通常为60~65分钟。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解题时间。要牢记先易后难!

5) 解题方法:先浏览第1段,尽可能找到全文主题信息词。然后扫描第1题,划出题干中的信息词,到相应段落中寻找相关的信息词,划出信息词、搜索目标信息,比对4个选项,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其他4题以此类推。如题目顺序与段落顺序不一致,要以变应变、机动灵活。

Part B

这一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区分论点与论据、把握论点与论据一致性的能力。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小标题和段首句(通常是论点),从多个选项中找到支持相应论点的论据。

41. [答案] [B]

[注释] Two types of stress(两种类型的压力)。段首句明确指出,这两类压力是体力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选项[B]具体阐述这两种压力以及它们的区别: “活动可以使人放松并有助于忘记精神和情感压力。(Exercise relaxes you and may help forget about mental and emotional stress.)”“而精神压力几乎总是对你有害。如果精神压力不减轻,它能引起各种疾病,如溃疡病……”(But mental stress is almost always bad for you. If mental stress is unrelieved, it can cause diseases such as ulcers, ...)。上下文在逻辑上保持连贯性。解这类题时要注意上下文中关键信息词的前后呼应和论点与论据的一致性。

42. [答案] [F]

[注释] Effects of stress—physical or emotional(压力造成的影响——体力的或情感的)。段首句指出:“压力,不管其根源是体力的还是情感的,同样会使身体做出反应。”选项[F]从两个阶段来具体说明身体的反应:“在第一阶段,你的身体准备去迎接压力…在第2阶段,你的身体恢复正常并且修复由于压力造成的损坏。”下文表示语气的转折:“然而,如果压力继续存在,身体就不能自身修复,这样,最后阶段,即精力耗尽,就开始了…”注意上下文中关键信息词的连接以及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上的一致性。

43.[答案] [G]

[注释] Guilty—useful, though most harmful(内疚——有用,尽管很有害)。从小标题可以看出下面将阐述内疚的有用性。但段首句却先从反面说,内疚或许是所有压力中最有害的。接着选项[G]具体说明这种常见情感的有用的一面,即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44. [答案] [A]

[注释] Instances—no need to feel guilty(事例——不必感到内疚)。段首句写道:“然而,我们中许多人小时候学到了一些我们现在不再需要的规则。”可见,下面要引证不需要感到内疚的具体事例。故应选[A]。

45. [答案] [C]

[注释] Life with a little stress—significant(有一点压力的生活很有意义)。段首句先从反面来论证:没有压力的生活,如退休后无所事事,会令人厌倦。选项[C]从正面来说明:我们需要一点压力使我们对生活永远积极进取,但要适可而止、正确处理,如干点体力活儿以便消除烦恼。

小结

1. 选择搭配题的考点是:

1) 语段结构:段首句、扩展句和结论句之间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2) 语篇结构:起、承、转、合。段落与段落之间语篇结构的连贯性。

3) 逻辑结构:语段内论点与论据的逻辑一致性。小标题与段落内容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2. 选择搭配题的解题思路是:

1) 第一种题型:浏览全文、把握主题,分段解题、关键信息词连结,针对题目、各个突破。

2) 第二种题型:吃透第一段,注意段落结尾句和段首句的承上启下功能,狠抓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的形态标志(信息词)和逻辑衔接,先慢后快。

3) 第三种题型:把握语段内论点与论据的一致性。

4) 第四种题型:浏览段落,把握小标题与段落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3. 解题时间:20分钟左右。


将本页收藏到:
上一篇:2011年考研英语全真冲刺模拟题:朱泰祺系列(2)
下一篇:2011年考研英语模拟预测题
最新更新
论坛精彩内容
网站地图 - 学习交流 - 恒星英语论坛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www.Hx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